新闻资讯

广州:电梯救援网络正式覆盖全市

日期:2013-4-3 11:28:03 访问量:3119次

 

 

       4日,广州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“96333”正式全市铺开运行,记者从该中心获悉,试运行近3个月以来中心共处置245起事件故障,其中68%是困人事件,462名被困人员被救。困人、故障发生最多的依然在住宅小区。目前中心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建立116个电梯应急救援站。

    记者从监控中心每月公布的月度简报中了解到,自试运行近三个月以来,监控中心96333共接到电话5062通;共派遣维保单位155次、应急救援站56次,电梯应急处置共245起,其中169起困人事件占68%,设备故障76起,解救被困人员总计462人。在调度下,各维保单位、应急救援站到达现场平均用 时11.2分钟,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0分钟到达现场的时间。
应急救援站属于“二级响应”,当市民被困电梯拨打96333,而电梯对应的维保公司没有响应时,就会联系就近的应急救援站救援。
    监控中心主任张巍介绍,目前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16个电梯应急救援站,由电梯维保公司自愿申请参加,监控中心会给予100多元人/次的补贴。他介绍,平均的现场救援时间为18分钟,也低于国家规定。按照国家规定,电梯一般事故困人不得超过两小时。
    目前约八成电梯维保公司收到了监控中心派发的新“96333”标志,该标志对应一个电梯识别号,张巍说有了这个识别号接线人员可以迅速地定位电梯所在位置,不过标志并非强制张贴,一些宾馆电梯或者有特殊装潢要求的电梯,可能会因为风格统一等原因不张贴标志,但并不代表无法定位电梯。
   “(被困人员)可以报上哪座大厦、哪条街道来定位电梯,前期处理的200多起困人事件中,有一半以上是用这个形式定位的。”张巍说道。据了解,接到的报警中,有一部分是由110转来的。据介绍,在监控中心处理的故障中,较为常见的是门系统故障、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和外部使用故障三种类型。
为了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,促进监控中心有效运行,在正式运行启动仪式上,监控中心向全市部分电梯维保单位代表授予应急救援站牌匾。